为深化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2016〕18号)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中青联发〔2022〕5号)精神,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强化宁夏大学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学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共宁夏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宁夏大学共青团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有关规定,现就深化推进我校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制定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各团委要依托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工作,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提升组织运行活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强基固本,上下联动,增强团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发挥好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工作原则
(一)强化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着力解决团支部功能虚化弱化,凝聚力、影响力不高,团员教育管理的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强化改革思维。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团员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等对于共青团工作理念、内容、方式带来的影响,谋划和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
(三)强化实施路径。将激发团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源泉,组织支部活动请团员青年一起设计、动议支部大事请团员青年一起决定、开展支部工作请团员青年一起参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工作内容
进一步深化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突出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增强团支部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效;深化落实班团一体化改革,有条件的团支部书记应兼任班长,有学生党员的学生团支部原则上由学生党员担任团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负责做好团支部工作和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合理设置支部委员会,团的支部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按相关要求进行换届选举,团支部委员会同班委会研究决定涉及本支部团员青年学习、生活、支部建设等需要自主决定的重要事项。
四、具体做法
(一)细化组织设置,完善组织架构。突出团支部在班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每个班级团支部可根据实际,设置团支部书记(有条件的团支部书记应兼任班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实践委员等。牢固树立工作到支部、到团员的鲜明导向,强化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工作基本单元的功能,做到团员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由支部组织、政治骨干由支部推荐、团内荣誉由支部评议、帮扶对象由支部推选,深化实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协同工作,完善班团工作决策机制,评奖评优、人员推荐等重要事务须经支委会通过,由团员学生大会决定。
(二)选举换届结合运行,推进一体化建设。团支部、班委会人员一年选举换届一次。为更好推动班团一体化进程,应同时、联合进行选举换届。班级团支部、班委会同时进行选举,团员大会充分酝酿,选举产生。形成结合度高、一体化强的团体,及时沟通、开展工作。
(三)明确职能作用,提高班团一体化程度。要进一步明晰团支部委员会委员的设置及分工,量体裁衣,明确职责,建立适合新时期团支部工作开展的班团一体化干部队伍。要在“团支部主导思想引领与服务,班委会执行管理与监督”的大框架下创新队伍建制。团支部书记负责团支部的全面工作、团支部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和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团支部工作计划并落实具体工作,同时督促团支部其他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抓好团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向团支部委员会、团支部团员大会和上级团组织报告工作;组织委员负责做好团支部的团员推优入党、团员发展、团日活动、团员团籍管理、团费收缴、智慧团建、团组织关系转接、学社衔接等基础团务工作;宣传委员负责团支部团员青年思想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舆情研判等工作,做好组织团员青年学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网络与新媒体建设、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学习、主题教育和文体活动等工作;纪检委员负责团支部纪律检查、学风建设等工作,负责深化推进团支部的从严治团工作;实践委员负责做好团支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等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管理。各团委要依照“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的管理、引导、联系和服务,能够有效地影响团员青年。
(二)强化工作指导。各团委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团支部工作职责,为团支部提供工作项目、载体、资源等指导支持,制定细化各团委指导团支部建设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为团支部活力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拓展基层阵地。按照“组织随着青年走,团在青年群体建”的原则,根据团员青年聚集特点,在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深化推进社团、宿舍、网络建团等新型建团模式,进一步强化班级团支部教育、管理、服务功能,发挥团支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建立健全临时团支部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