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树与他们的群山 ——“我走进大山,是为了让你走出大山”

时间:2021-12-0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贫困阻挡不了孩子求知的迫切和对未来的向往,我们愿意寻觅那未知的路,见到那些纯真可爱的笑脸。支教路上的每一步,如同播撒希望的种子,期待我们关爱的“花朵”茁壮成长。”这是每位宁夏大学研支团成员的心愿。

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我们最珍贵的时光



当我们亲身参与时,我们才明白,支教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偏远山村的路,比想象中的还要远。我们需要辗转几百公里的山路历经六个多小时的车程才能抵达支教地,冬天大雪积压的山路,车子也开不上去,我们得背着行囊慢慢走上去,夏天泥泞的土路,我们总是得挽起裤脚拎着鞋子摇摇晃晃地奔向那几间平房教室,风吹雨打我们从未缺席。



初到支教地,我们对这里并不适应,“这里天黑的很早,没有路灯,风沙弥漫,寒风刺骨。”“放眼望去,满眼的群山,山的那边好像还是山。”“夜里,这里很安静,只能听见风的声音,有时候很想家。”我们曾面对过意想不到的各种困难,我们也从未退缩,打动我们的是那一个个眼睛里渴求知识的孩子们。从那时候起,教育脱贫,送他们走出大山成为了我们一届届研支团成员的梦想。



二十年前,支教队员得跑到县城找寻一台电脑下载音频,为不会说普通话的孩子们播放课文朗读原声,为不会英语发音的孩子们带去标准的英式听力,而如今支教队员在高清电子白板上播放着能够“看”到的视频;从2004年不蔽风雨的穷阎漏屋到2021年窗明几净的电子化多媒体教室;从开始的两名队员到如今的八名队员,我们一直期盼着尽我所能去改变乡村教育,我们也一同见证着乡村教育现状的改变。



宁夏大学第九届研支团成员姜应龙的支教日记里写着:“在这里,最让我们心酸的就是看到我们的学生们。看着他们单薄的衣服、破旧的文具和上课时纯真的眼神,看到他们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机、没有毛绒玩具,只能在草地里抓着青蛙、虫子来玩耍的时候,看着他们放学回家、周末还要帮家里干农活,之后还要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的时候,看到他们在冬天因为大量干活而双手皴裂的时候……每每回忆于此,在姜应龙这些支教队员心中无不涌起阵阵酸楚与无限疼惜。一次次的心酸没有让他们流下眼泪,而是更加坚定了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帮助他们的想法。”



支教之余,我们常常与学生们一同做农活,在做农活的时候,他们彷佛是我们的老师,教我们如何灌溉、如何掰苞米,亦师亦友的这段旅程是我人生最大的收获,我也常常与他们促膝长谈,听他们讲起自己的理想与期待的时候,他们眼里闪烁着星光。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支教的意义。

支教的意义不仅是给大山里的孩子们输送先进教育资源,更要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并且让它开花结果。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在短暂的支教日子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我们收获着工作与学习的喜悦,同时也经历了又一次的相识与离别。短短的异地支教生活,确实是一段令人终身难忘的经历,怀念那些充满了欢笑也间杂着淡淡忧伤的时光,同时尝试着提炼些许理性的感悟。

回顾我们走进大山的那一年年支教生活,我们的感想可以概括成“两传,两感,一难忘”。

第一个“传”意指“传播”,我所理解的支教本质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文化。宁夏南部山区是一个物质生活相当匮乏的地区,精神世界也略显贫瘠,我们努力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文化和专业技能传播给更多的人,力求能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二个“传”意指“传承”。2021年是宁夏大学支教团的第二十个年头,无数前辈在这片沃土燃烧青春、挥洒热血。来到南部山区,肩扛责任,沉甸甸的接力棒一脉相传。

两个“感”分别是“感动”和“感恩”。感动于身边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感动于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泪;感恩于共青团中央、区团委、母校给予我们平台和机会、亦感恩支教地老师给予我们的包容和指导。

所有的一切汇成了一年终身难忘的记忆,我也真正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成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我们的身影穿梭在贺兰山、罗山、六盘山,用我们的行动绘制着一幅《沙枣树与他们的群山》。

韶华不负,青春无悔,支教一年,自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