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宁夏大学委员会
(2021年10月21日)
共青团宁夏大学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和校党委、自治区团委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青年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七一”前,以“四化”“五红”学党史为平台载体,深入推动宁大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七一”后,宁大共青团以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核心,坚持从青年视角出发,把握青年特点,突出党史学习教育“六融入”(融入基层团组织建设、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融入社会实践、融入为青年办实事、融入团属新媒体建设,融入校园疫情防控),以“党史+融入”的打开模式,继续推动宁大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入行,不断拓展和扩大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青年心”激发“青年力”。
(一)“党史+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融入模式,让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宁大共青团突出组织化优势,将青年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基层团组织建设,以“团支部”为单元形式,以“团内组织生活”为切入点,突出“三会两制一课”作用,切实抓好“党史学习6+1”(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专题、改革开放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专题、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6个专题学习和1个专题组织生活会),“团干部行动1+2”(即基层团干部面向基层团员青年讲1次党史主题团课,参加2次团支部学习交流活动),“主题活动1+3”(即集中开展1 次入团仪式,3次主题团日活动)。截止目前,733个基层团支部已全部完成5个专题的党史学习会;校、院团委书记面向青年学生讲授主题团课26讲,开展团支部学习交流活动68余场,覆盖团支部26个、团员800余人;校院两级团组织共开展入团仪式或重温入团仪式700余次,完成主题团日活动2200余次。宁大共青团突出青年特点,凝聚青年力量,在组织化的进程中,在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中推进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


(二)“党史+社会实践”的融入模式,让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宁大共青团坚持以“青年学生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领悟什么”为核心,坚持“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打开模式,用好社会实践这一大平台,让宁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学出“红色味”、学出“担当味”、学出“青年味”,以更加“鲜活”的形式实现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由校内转向社会,不断拓展和扩大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暑假期间,宁夏大学团委组建党史学习实践团、理论宣讲实践团,组织青年学生以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深入盐池县革命历史纪念园、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麦草方格党员教育基地、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寻访红色足迹,持续深入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学习好、宣讲好身边的“红色故事”,引导青年学生既当探访学习体验者,又当红色精神传承者,用党的红色故事、红色足迹感召引导团员青年,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出“红色味”;宁大共青团以“青年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当下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组建8个民族团结实践团,从民族团结、脱贫攻坚、防疫抗疫等角度切入,深入社区、学校、儿童之家开展“文化小巷墙绘”“教育关爱服务”“公益实践调查”“暑期爱心支教”等项目,以青年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载体形式开展实践项目、进行现场教学,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学出“青年味”;宁夏大学团委组建31个乡村振兴实践团、15个国情观察实践团,组织青年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深入村镇、社区,了解乡村产业发展,调研脱贫攻坚,从“乡村数字鸿沟”“牛羊养殖”“普惠金融”“农家书屋”“农产品种植及销售”“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不同的视角切入,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服务乡村振兴,让青年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主动汲取党史中的智慧光芒和精神力量,在实践服务中学出“担当味”。




(三)“党史+校园文化活动”的融入模式,让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宁大共青团坚持在做好强化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基础上,用青年学生愿意做、喜欢做的“好方式”,用青年学生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的“青言青语”推动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让青年学党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七一”期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宁大共青团深入组织开展“红色基因永传承,百年奋斗再出发”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歌曲快闪、举行“红色基因永传承,百年奋斗再出发”重温入团誓词活动、召开“红色基因永传承,百年奋斗再出发”宁夏大学青年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让广大青年学生在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中学党史,唱响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七一”后,宁大共青团以学生社团、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为主体,深入开展“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一个人的长征专题讲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青马血脉”第十五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我为党歌唱”新生合唱比赛、“学长学姐对你说——党史第一课”青春榜样宣讲会、“献礼建党百年,传承红色精神”校园马拉松长跑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学党史”校园文化活动,宁大青年人用热情和智慧创新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让青年学党史“活”起来。



(四)“党史+为青年办实事”的融入模式,让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立”起来。宁大共青团注重“学史力行”,深入推动各级团组织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有学科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注重从解决青年学生实事“小切口”入手,做好服务青年学生的“大文章”。校团委深入开展好我为青年办实事“八个一行动”,与学校师生服务大厅联合,在大厅开设6号窗口,通过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动倾听广大青年学生诉求反馈,并及时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反馈问题,实现开设一个窗口,诉求需要反馈有渠道;于师生服务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正式启用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自助打印机,为每名毕业同学每学期免费打印两次成绩单,实现生成一张成绩单,“第二课堂”自助打印有设备;协调理顺社团管理部、校志愿者协会活动申请流程,依托“宁大综合信息服务门户”,实现“社团活动审核”和“志愿服务活动审核”线上办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让同学在申请活动过程中省心、省时、省力,实现简化一个流程,一次办好有助手;向26个学院发放问卷调查4726份,征集贴近学生实际的志愿服务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拿出一系列解决志愿服务单一问题的办法,丰富了同学们的志愿服务需求,使参加志愿服务成为同学们收获养分的精神源地,实现征集一个志愿,校园志愿服务需求有行动;落实“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下发《关于开展“千校万岗”行动暨毕业生精准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2021年度“千校万岗”行动暨帮助毕业生精准就业工作的通知》,开展团干部结对帮扶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团组织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000多个,全校团干部共结对帮扶46名学生,截至目前已就业36人,就业率达到78.26%,实现深化一个行动,“千校万岗”精准帮扶有组织;学生社团、学生艺术团于文萃校区文化休闲广场“青年之家”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及训练活动,为青年学生开展团学活动提供新平台,实现打造一个阵地,共青团场景育人有抓手;深化制定宁夏大学学生艺术团章程,招募选拔艺术团成员,开展艺术团成立仪式暨“‘青’风宁大红•‘春’花沙枣香”“沙枣花香”大学生艺术团专场演出,实现组建一个艺术团,学生才艺展示有平台;完善《校团委研究室筹建方案》,制定《宁夏大学团委研究室管理条例》《宁夏大学团委研究室章程》,选聘校团委研究室研究员,开展研究室成立仪式,服务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成立一个研究室,理论指导实践有方向。


(五)“党史+团属新媒体建设”的融入模式,让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燃”起来。宁大共青团注重发挥“团属新媒体”的关键作用,以新媒体为手段,以“网言网语”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团属新媒体”的引领示范效应。校团委重点依托“青春宁大”微信公众平台和视频号,加强与各学院团属新媒体的交流互动,充分释放“新媒体+党史学习”的融合优势和辐射效能,以“建党百年,奋斗有我”为主题,开设“青·党史”专栏,依托“我是党史领学人”“ 党史一周总结”等持续发布各级团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等信息50多篇;制作发布“党史知多少”“你的微信收藏里躺着什么党史故事”“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红色家书”“党史学习关键词”“庆祝建党100周年百日打卡”等栏目,不断强化青年学生的线上思想引领。



(六)“党史+校园疫情防控”的融入模式,让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亮”起来。宁大共青团聚焦校园疫情防控的关键点,抓实青年志愿者组织招募和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统筹安排,在校园疫情防控中检验青年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疫情期间,宁大共青团立即行动,紧抓“两个第一”, 第一时间发布招募令,第一时间组织动员。校团委发布《关于招募宁夏大学疫情防控储备志愿者的通知》,号召动员学校广大青年学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协助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疫情期间,校团委共计组织动员1300余名储备志愿者“请战出征”,主动投身于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积极“请战抗疫”的宁大青年受到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学联、中国青年报、团中央学校部等多方关注和报道。宁大共青团主动担当作为,加强服务保障,切实把实事办到疫情防控“最需要”、青年学生“真需要”的地方,以青年人的实际行动在办实事中扛起校园防疫责任。在学校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宁大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志愿者加入“宁夏大学青年突击队”,一支身着“红马甲”或“白色防护服”的青年志愿服务大军逆流迎难而上,活跃在宁夏大学校园核酸检测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宁大青年的“红衣担当”。在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中,校团委共计组织动员200多名青年志愿者和青年突击队成员投身校园核酸检测工作。宁大共青团聚焦校园疫情防控中青年学生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为青年学生办实事的实际成效为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支持。为做好被封控同学的基本生活保障、服务工作,校团委组织360余名青年志愿者深入开展“爱心行动”,成立18个工作小组有条不紊的完成被封控同学的一日三餐的配送保障工作,担当起疫情群防群控的“保障员”,有效增强了被封控同学的安全感、信任感,为被封控同学添了一份保障、增了一份安心,构筑起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