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和实践还能凝聚青年吗?在贺兰山下,宁夏大学学生会以“贺兰英才”暨“骐骥计划”新生骨干训练工程为载体,用好“三种颜料”,绘就出一幅凝聚青年的创新画卷。通过理论武装与实践锤炼的双轮驱动,这里正成为培育新时代青年学生骨干的沃土。

以红色打底:思想领航的青春征程
宁夏大学学生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依托新生骨干训练工程组织开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感悟思想伟力”研学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追寻领袖足迹中感悟思想伟力,在重温殷殷嘱托中汲取奋进力量,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闽宁镇,青年学生骨干们领略到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蜕变,体悟到这一历史变迁中“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初心”;在银川市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青年学生骨干们亲眼见证“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实践,触摸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工业表达;在西夏区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青年学生骨干们了解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紫色奇迹”,品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酿出的时代芬芳……从产业蝶变中读懂“共同富裕”的深层逻辑,在生态治理中领悟“系统观念”的哲学智慧,于民生改善中感受“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这场思想与实践的对话,正培育着新时代青年胸怀“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真理之光,照亮青春奋斗之路。
以蓝色调和:全面发展的成长矩阵
宁夏大学学生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宗旨,以新生骨干训练工程为抓手,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扎实专业素养、过硬实践能力的青年政治骨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生骨干训练工程以“四维赋能”体系为牵引,构建起理论与实践交融、校内与校外联动、传授与互动并重的立体化培养格局。通过“写作+表达”的双向淬炼,锻造青年骨干的思维敏锐度;借助“宣传+策划”的实战演练,提升服务大局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引入“青春同路人”朋辈教育模式,以榜样示范效应激活成长内生动力,形成“教学相长、共生共进”的良性循环。这套培养体系既注重政治素养的筑基工程,又强化实务能力的靶向提升,更突出朋辈引领的浸润效应,真正实现了从“技能传授”到“素养养成”的质效跃升,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样板。
以黄色收束:知行合一的青春答卷
宁夏大学学生会始终秉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导向,在新生骨干训练工程等活动中精心策划,结合时代要求和青年特征不断提升青年学生骨干的社会融入水平,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生骨干训练工程创新性地将集体主义教育融入沉浸式体验,通过结构化设计实现价值观培育的“具象化”转化。在“破冰—融合—共创”的递进式培养链条中,班级不仅是教学单元,更成为价值观实践的微缩场域。主题班会构建情感联结,素质拓展锤炼协作智慧,班级文化营造培育主体意识,形成“情感共鸣—认知认同—行为自觉”的完整育人闭环。这种教育模式既破解了传统思政教育“悬浮化”的困境,又以组织赋能的方式激活了基层集体的育人效能,使集体主义精神在任务驱动和情感浸润中自然生发,为新时代青年社会化成长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贺兰山麓的风,吹动着青年们的衣襟;黄河之滨的火,燃烧着学子们的激情。在这里,理论不是教条而是罗盘,实践不是任务而是成长。当青春遇上新时代,宁夏大学的学生们正以骐骥之姿,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奋力奔腾,用实践行动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FcZs5wPZTLhJkgHC209qA